在广西灵山县,广袤的牧场上,奶水牛悠闲地“泡澡”、啃食鲜嫩牧草,享受着这片土地带来的天然馈赠。然而,在这片“奶水牛之乡”,养殖早已不再是传统的“靠天吃饭”,而是通过科技赋能、智能管理,迈向现代化养殖的新阶段。
近年来,灵山县依托科技创新,推动奶水牛产业向标准化、智能化发展,让这一广西特色农业的“金字招牌”焕发出崭新光彩。
科技创新筑牢产业根基
灵山县的奶水牛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,经过多年发展,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。为了提升奶水牛品种质量,灵山县积极与广西水牛研究所、广西畜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,推进奶水牛良种繁育工程。目前,全县建立了52个标准化人工授精站点,103名人工授精技术员常年服务养殖户,水牛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受胎率达58.1%。
在养殖管理方面,灵山县大力推广现代化养殖技术,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,推行智能饲喂、精准营养调控等模式,确保水牛奶品质优良。近年来,当地政府还加大牧草种植支持力度,推广高产优质牧草,优化饲料配比,提高奶水牛产奶量。
智能化管理提升养殖效益
走进百菲乳业的现代化奶水牛养殖基地,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。自动化饲喂系统根据奶水牛的生长阶段精准配比饲料,确保营养均衡;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奶牛健康状况,一旦发现异常,系统自动预警,牧场管理人员可及时干预。
“过去养牛全凭经验,现在全靠数据。”一位奶农表示,“现在只需用手机APP,就能查看牛的生长状态、进食情况,甚至还能远程控制饲喂设备,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,也让牛奶品质更加稳定。”
同时,灵山县在牧场推广水循环利用系统,优化水资源管理。奶水牛养殖普遍采用“泡澡”模式,不仅能降低体温,还能减少寄生虫病害,提升奶水牛健康水平,使水牛奶保持天然纯净的品质。
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牌升级
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奶水牛的养殖水平,也为水牛奶的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。近年来,灵山县积极推动水牛奶产业标准化建设,制定《水牛奶生产技术规程》等行业标准,严格把控从牧场到奶杯的每一个环节。
百菲乳业作为龙头企业,在奶水牛养殖、牛奶加工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技术,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,推出“百菲酪”品牌系列产品(水牛纯奶、水牛高钙奶、水牛酸奶等),凭借高蛋白、高营养的特点,深受市场青睐。
随着科技的加持,灵山县奶水牛产业正稳步迈向现代化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、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。